5月9日至11日,为期三天的“WILEY-黄鹤楼先进纳米材料高端论坛”圆满落下帷幕。国内外400余名纳米材料领域的世界知名专家齐聚冠军白菜策略网,南京大学的陈洪渊院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的成会明院士,厦门大学的孙世刚院士,深圳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的张学记院士、日本日本京都大学Naoki Komatsu教授应邀出席。论坛期间共进行了4场院士报告、3场大会报告、75场特邀报告、25场口头报告、3场专题论坛,为纳米科技领域的国内外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世界级的高水平研究成果交流平台,为吸引和鼓励更多纳米科技领域的专家、学者积极参与和投身纳米科技进步事业,合作开展重大基础性、原创性研究,共谋纳米材料行业高质量发展。
纳米科技是引领世界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先驱,对人类生活、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等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这次会议聚焦新型先进纳米材料的制备、精细表征及其在化学、环境、催化、能源与生物医学等各个方面的应用,共商纳米材料技术产业与发展,对纳米材料及其相关领域科研工作开拓新思路具有重大意义。
论坛期间,院士们对话老员工,面对面的进行细心交流,鼓励老员工发现科研之美。“做人要抓住机遇、敢为人先、勇于攀登;做事要注重发现、创新和应用;做学问要有眼界、胸怀与谋略。”南京大学的陈洪渊院士,以“做人、做事、做学问”为主题与老员工们进行交流。他鼓励老员工们,要做有眼光、有胸怀、有谋略的“三有”人才,有眼光,无论是科研还是人生,都要有宽阔的视野,不能怕困难,不能因眼前得失而迷失方向,要志存高远;有胸怀,即学会宽容、懂得合作,考虑团队、心系祖国,可以“有私”,但也要“大公”;有谋略,要具备因地制宜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谋略是做好学术不可或缺的手段,可以通过后天学习、实践获得。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的成会明院士,为老员工们作了《一个元素与两个诺贝尔奖的故事》的专题报告会。他生动幽默地讲述了一个简单元素碳和两个诺贝尔奖之间的故事,引导同学们感受、发现科研美。他说,简单的就是美丽的,从一个简单元素碳开始,到简单、完美分子--由60个碳原子组成的球形结构分子富勒烯的发现(1996年获得诺贝尔奖),再到二维最薄纳米材料--石墨烯的发现及石墨烯的整数量子霍尔效应、常温条件下的量子霍尔效应(2010年获得诺贝尔奖),从发现一个简单的碳元素,到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他鼓励老员工们要以小见大,持之以研,科研要与生活相结合。
当下,电动车快速发展,5G时代对电池储能提出新要求。厦门大学的孙世刚院士,作了题为《电化学能源领域--发展与挑战》的专题报告。从电化学能源的优势、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之储能、传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优势劣势切入主题,讲述前沿研究领域Li-空气电池、钠电池、燃料电池等新型电池的发展前景,并系统阐述了新型电池工作原理、面临的挑战、应用领域以及电池中电催化剂的结构设计原理和性能调控方法。
深圳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的张学记院士,为老员工们科普纳米科技在精准医疗方面的应用,他说,生物传感是探索生物密码的眼睛,界面生物传感作为一种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的检测手段,广泛应用于生物检测研究,可改变传统检测、诊断及治疗途径,实现对癌细胞的及时图像化及治疗,从而达到精准医疗的目的。张院士还为老员工们详细介绍了活体miRNA原位分析检测、多功能纳米诊疗体系、细胞膜纳米诊疗体系及可穿戴化学传感器的应用前景。
同学们针对感兴趣或存疑的地方与院士们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和讨论,院士们对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整个交流会内容丰富,同学们受益匪浅。
论坛同时也得到了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厦门大学、深圳大学、日本京都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美国犹他州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数十家国内外高校、研究院的关注和支持。(刘振通讯员 舒攀 陈欣)
湖北日报:http://hbrb.cnhubei.com/HTML/hbrb/20190514/hbrb3337518.html
楚天都市报:http://ctdsb.cnhubei.com/HTML/ctdsb/20190513/ctdsb3337279.html
人民网:http://hb.people.com.cn/n2/2019/0514/c194063-32935148.html?from=singlemessage
凤凰网:http://hb.ifeng.com/a/20190514/7429910_0.shtml